如果說建筑是一個城市凝固的語言,那么石庫門則是正宗的上海方言。曾居住了60%的上海人的石庫門建筑,正在大規(guī)模的城市改造中,被一幢幢高樓大廈所取代。石庫門在漸漸消逝。有專家預言,在21世紀內(nèi),上海將會再也見不到石庫門。
也許因為石庫門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征,也許因為人們對原本熟悉而正在逐漸遠去的生活方式的留戀,“重返石庫門”的懷舊情緒正在這座城市的各個社會層面彌漫開來。
百多年前,上海開埠,洋人蜂擁而至。開始是華洋分居。1860年后,太平軍向上海推進,蘇南、浙西的大批百姓涌入租界地區(qū)。為了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,租界當局動員房地產(chǎn)商盡快興建住宅。這些住宅既保留了中國江南民居的形式,有天井、客堂、廂房、灶間、曬臺,又采用了西方簡易住宅的排聯(lián)樣式。
海派文化中有個非常典型的詞匯:“洋涇浜”,意指“中西之間”。石庫門的居民布局和建筑風格可說是真正的“洋涇浜”。石庫門門框上歐式的紋飾,歐式的屋頂,排聯(lián)式的結(jié)構(gòu),無不是西方文化的延續(xù)。雖然,出于市場的考慮,保留了天井、客堂等中國傳統(tǒng)的東西,但海派文化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石庫門上。
石庫門弄堂,直到20世紀30年代還是最流行的居住模式。弄堂里每戶有小小的天井,房子后有半爿小小“亭子間”和曬臺。上海人既能“躲進小樓成一統(tǒng)”,又能隨時進行社會交際,有事在窗口喊一聲就能得到回應。
石庫門的生活方式引出了上海人的弄堂文化,也影響了上海人的群體性格:思想開放、性格隨和、思路敏捷、處世精明。對于眾多上海市民來說,曾經(jīng)占市區(qū)全部居住面積六成以上的石庫門建筑,見證了都市生活的無限內(nèi)涵。
19世紀中葉,為迎合居民追求安全等需求,租界內(nèi)的中外開發(fā)商在住房的“門”上大做文章。一對烏漆大門,兩個銅質(zhì)大吊環(huán)顯示不可侵犯之勢,門框采用厚實花崗巖,既感堅固又顯身份,建筑風格為中西合璧,深得上海人青睞,稱之為“石庫門”。
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石庫門最風光的時代,居住者多為當年上海的中上層人士。石庫門里曾走出過陳獨秀、魯迅、周信芳、劉海粟、胡蝶、鄒韜奮等文化名人,洋洋灑灑可以構(gòu)成一部上海近代史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上海市解放前后共建造舊式住宅2930萬平方米,其中石庫門占了60%以上。1949年前后,原先居住在石庫門里的上海中產(chǎn)階級紛紛遷往海外,石庫門逐漸收歸國有。為適應五六十年代的人口膨脹,石庫門被四分五裂?!捌呤曳靠汀庇纱水a(chǎn)生。事實上,一棟兩層高的石庫門房子居住著近10戶人家在上海并不鮮見。改革開放后,石庫門的簡陋、擁擠使向往小康生活的都市人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。最早走出石庫門的是那些人均住房才2平方米的特困人家,上海約有百萬余戶市民告別石庫門。
版權(quán)所有 美酒招商網(wǎng)-www.ewmii.com Copy Right 2010-2020 | ||||||||||||||
備案:豫ICP備10209129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豫B2-20160332 豫公網(wǎng)安備 41010502003153號 | ||||||||||||||
免責聲明: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,不為交易經(jīng)過負任何責任,請雙方謹慎交易,以確保您的權(quán)益。 | ||||||||||||||
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(fā)布企業(yè)或個人負責。如有信息、圖片侵權(quán)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處理。 | ||||||||||||||